一路攻堅克難
一路披荊斬棘
中國制造挺起大國脊梁
中國科技展示大國豪氣
“兩彈一星”
嫦娥攬月、“天眼”遠望、
蛟龍入海、北斗組網……
一代代新華社攝影記者
用鏡頭記錄
中國人民創(chuàng)造的舉世矚目的奇跡
20世紀50年代初,鞍鋼工人在修建高爐。鞍鋼被譽為“共和國鋼鐵工業(yè)的搖籃”。新華社發(fā)
1964年10月16日,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(資料照片)。新華社發(fā)
1965年9月17日,中國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。這是科學工作者將人工合成的產物注入小白鼠體內,測驗它的生物活力。新華社發(fā)
1988年10月16日,中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。這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大型探測系統(tǒng)——譜儀。新華社記者楊武敏攝
2003年10月15日,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升空。新華社發(fā)
2010年7月,中國第一臺自行設計、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載人潛水器“蛟龍?zhí)枴痹谥袊虾3晒ο聺摵蟪鏊?。新華社發(fā)
拼版照片:上圖為1958年,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有關單位在蘇聯(lián)的技術援助下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——“八一”型電子計算機。這是工作人員在觀察運行工作中的通用電子計算機(新華社記者李基祿攝);下圖為2019年4月24日,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“天河三號”原型機機房內,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(fā)部部長孟祥飛(左)和同事一起巡查(新華社記者李然攝)。
2020年5月26日,在河南省鄧州市小楊營鎮(zhèn)安眾村,加裝有北斗導航系統(tǒng)的拖拉機在無人駕駛狀態(tài)下播種(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
2023年10月10日,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,機器人在造車流水線作業(yè)。新華社發(fā)
2023年5月28日,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以水門禮迎接C919首個商業(yè)航班東航MU9191。新華社發(fā)(汪洋攝)
2023年6月22日拍攝的“中國天眼”全景(維護保養(yǎng)期間拍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
2024年6月2日,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,工作人員在監(jiān)測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工作情況。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
(來源:新華社)
編輯:李雪彤
國家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1120180004
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
違法不良信息舉報:0917-3266271 郵箱:baojijb@126.com
中國互聯(lián)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(qū)
陜西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-63907152
地址: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(lián)系電話:0917-3266271 郵箱:bjnews@163.com